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空泡征

空泡征

英文:bronchusencapsulatedairsign。

又名:裂隙征、小泡征、小空泡征、气腔充盈或肺泡气像。

空泡征指结节内直径5mm的气体密度影或低密度影,可单个或多个,且相邻2个以上层面不能见到低密度点状影。

一、X线表现

X线上空泡征表现为结节内夹杂有小的密度减低区及小透亮区,多为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边缘不甚清晰,轮廓不像空洞锐利,密度不像空洞低,多数呈半透明状。见图1。

abc

(a)左下肺腺癌(箭头示空泡征)(b)右上肺腺癌(箭头示空泡征)(c)右上肺腺癌(体层片示空泡征)

图1X线表现

二、CT表现

空泡征在CT及HRCT上表现为孤立结节中夹有小的低密度透亮泡影,多呈圆形、卵圆或小条状影,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或隐约可见,其直径5mm,可单发或多发。空泡征形态多种多样,一个或多个,边界尚清,多个者呈蜂窝状。大者似小囊样,散在分布。有的融合为梅花瓣样,直径20mm。有的如细小蜂窝样,位于肿块中心,内侧缘均有细线样光滑的壁,如纤维壁,未见细小壁结节。见图2。

当数个肺泡破裂并融合形成不规则的小腔时,称之为“裂隙”。有文献报道,这种裂隙是微支气管阻塞性扩张或肿瘤内碳末沉积(其密度低于肿瘤组织)所形成,故把它也归于此征。见图3。

abc

(a)右上叶后段结节内见单个空泡征(肺腺癌)(b)右下叶结节内见单个空泡征(肺腺癌)

(c)右下叶肿块影内见细小蜂窝样空泡征(肺腺癌)

图2CT表现

ab

(a)右下叶裂缝征(b)右中叶裂缝征

图3裂隙

空泡征的病理基础为:①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含气肺组织;②未闭合的或扩张的小支气管;③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腔隙;④沿肺泡壁生长的癌组织未封闭肺泡腔及融解、破坏与扩大的肺泡腔;⑤肿瘤内小灶性坏死排出后形成。有时,空泡内因有黏液、脱落的肿瘤细胞等成分的存在,可使其CT值增高,近似水样密度。在肺窗上呈现为小泡状模糊低密度影,在纵隔窗上呈现小泡状透亮影。此征主要见于早期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肺癌,其对于诊断恶性病变有意义。

空泡征的发生与肺癌的大小、组织学分类有密切关系。杨业有报告例确诊为早期肺癌的患者其肺部病灶内均具有空泡征的存在,其癌肿的大小均在5.2cm以下,癌肿越大空泡征出现率越低,可能是原有空泡征的早期肺癌因随癌肿的增长,瘤体的增大,其原有含气的正常肺组织、肿瘤的小灶性坏死及堆积的碳末颗粒被生长的癌组织所取代,空泡征就随癌肿的生长增大而消失。早期小肺癌由于肿瘤内存在有未被癌组织取代的正常含气肺组织、肿瘤的小灶性坏死及碳末颗粒的堆积而在X线影像上出现空泡征,成为早期肺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经手术、病理报告及组织学分类,肺泡癌和腺癌发病率较高,

例患者肺泡癌53例,占51.5%;腺癌37例,占35.9%;鳞癌13例,占12.6%。有空泡征的早期肺癌患者组织学分类中未检出未分化癌和类癌,说明空泡征的形成与癌肿的组织学分类密切相关。

一、肺癌

关于肺癌中空泡征的形成,文献报道,癌细胞沿肺泡壁生长,肺泡支架保存,有残存未被破坏的肺泡结构,可发生细支气管囊状扩张,肿瘤坏死排出,肿瘤产生的黏液充满肺泡腔,从而形成瘤体内直径1?3mm的低密度区为空泡征,随肿瘤增大,残存肺组织逐渐被肿瘤组织取代,空泡即消失或继续坏死最后形成癌性空洞。周围型肺腺癌病变主要发生于比较细小及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前者癌组织逐渐代替正常肺泡组织,引起实变形成结节,由于其中夹杂正常肺组织,因而密度不均,密度较低处呈透亮的小泡状阴影,多发生于肺腺癌及细支气管肺泡腺癌。此外肺腺癌常可引起内部纤维组织形成、瘢痕组织收缩,导致肺泡壁破裂合并、扩大亦形成空泡征,以及坏死组织排出,脱水,体积缩小形成真空时或瘤内含气肺组织被癌组织所取代亦称空泡征;后者沿支气管壁生长蔓延并侵其分支,使受侵支气管壁增厚,轮廓不规则,管腔狭窄,但支气管支架结构保存不被破坏,增生的纤维组织使瘤内细支气管扭曲扩张,表现为管状低密度影,长短不一,形成空泡征和支气管充气征。有时多个空泡征或支气管征表现为蜂窝状改变,称为蜂窝征。由于高分化腺癌生长方式呈伏壁式生长,与前述生长方式相一致,因而出现较为典型的支气管充气征或空泡征。

空泡征在肺癌和良性结节中出现率分别为28.7%和8.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空泡征在鉴别肺癌和良性结节有着重要的价值。见图4。

图4结节内见空泡征(肺腺癌)

二、肺部转移瘤

原发部位除肺部外,男性多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女性多为生殖道肿瘤。常见的组织学来源有鱗癌、腺癌、黑色素瘤、肉瘤、胚细胞瘤和移行细胞瘤等。影像学表现可有空泡征,一般认为是肿瘤坏死或向支气管内侵犯形成活瓣所致。肺部转移瘤出现空泡样的表现,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与化疗及放疗有关。放化疗一段时间后,肺部转移瘤或减少,或在原结节内出现空泡,或出现了新的空泡样转移,这说明,化疗、放疗可能使转移瘤的细胞破坏,从而使其组织坏死。②与原发肿瘤切除有关。据文献报道,原发肿瘤切除后,肺部的转移瘤可在短期内缩小或甚至消失。因此出现空泡样转移灶,可能为转移瘤正处于消退的某一时期。见图5。

图5空泡转移患者,其转移灶呈现壁薄而均匀的空泡影

三、结核球

结核球又称结核瘤,是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类型。结核球直径一般2?5cm,是有纤维包囊的孤立的边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多为单个,也可为多个,多位于肺上叶,右肺多于左肺。其影像学表现可有空泡征,瘤体内未发现明显的空洞,但有一些局限坏死液化区域。其病理基础与结核瘤内有干酪样坏死灶与支气管相通,小灶性坏死组织排出后形成有关。

与肺癌的空泡征相鉴别。肺癌的空泡征多发生在直径3mm以内的病灶,肺泡可产生较多的空隙,CT片显示微小(2?3mm)低密度透亮区,是因肿瘤组织坏死,形成纤维间隔的蜂窝征;而肺结核的空泡征,其结核灶常显示有小腔,透亮度更高,且腔隙边缘较肺癌锐利。见图6。

图6右下叶背段空泡征、空洞征

四、肺炎性假瘤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非特异性肺内炎性增生性病变,其肺实质为肺内慢性炎性增生性肉芽肿病变。CT可见细长毛刺或分叶,病灶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内可见空泡征,其病理基础为脓肿形成蜂窝状小空泡。见图7。

图7左肺下叶炎性假瘤,病变边缘可见平直征,病变内靠近边缘处可见空泡征

五、球形肺炎见图8。

图8右肺上叶后段球形病灶,内有空泡征,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及扭曲,形成局部充血征

六、肺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较发达的西北地区。肺棘球蝴病占全身棘球蚴病的15%,分肺细粒棘球蚴病和肺泡状棘球蚴病两型。肺泡状棘球蚴病由肝泡状棘球蚴病肝外转移形成,CT表现为两肺内大小不一的结节,以下肺野及外带居多,病灶边缘呈分叶状或有小结节隆起,内部密度不均,可见小空泡征或斑点状钙化,其病灶内小空泡系转移的小囊泡病灶与支气管相通被引流所致。

七、肺梗死(亚段性)

亚段性肺梗死以单发为主,有多发倾向;右肺多发,位于肺与胸膜交界面,基底部紧靠胸膜,病灶基底部较宽大,呈三角形或锥形,双肺基底段的肺胸膜交界面为其好发部位,边缘空泡征和与胸膜钝角夹角及顶部血管征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一、空洞

为大于相应支气管管径2倍且与上下层面支气管不连续的灶内透亮影,或直径5mm的空气样低密度影。肺癌中的空泡征随着肿瘤的增大,残存肺组织逐渐被肿瘤组织取代,组织继续坏死空泡最后形成空洞。

二、空气支气管征

空气支气管征以厚3?5mm薄层CT扫描,呈以下三种形态:①气体密度小管状;②一个或两个以上层面气体密度卵圆影;③数个相邻CT层面连续性气体密度点状影。易与空泡

征相混淆,为了避免这种混淆,根据CT扫描断面与支气管成角的不同,提出评价空气支气管征的标准:①小管形气体密度影;②两个以上相邻层面见到连续性点状气体密度影;③主要以纵隔窗窗宽、窗位条件观察;④不包括一个层面观察到直径5mm为圆点状空泡征和与支气管走向无关的圆点状或裂隙状空洞。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goffm.com//kcyfl/106025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